高级会计师实用公式大全,下面是叮叮猫与一地鸡毛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的经济资本占用
第二章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目标的确定方法
利润增长率法。其中,g 为利润总额增长率
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总额增长率)
比例预算法。①营业收入利润率。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收入×测算的营业收入利润率
②成本利润率。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③投资报酬率。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上加法。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比率)=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
本量利分析法。目标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预计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预计产品销售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第四章 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1.投资决策方法的相关公式
非折现的回收期法。回收期=现金净流量累计为正值前一年的年限+现金净流量累计为正值当年年初未收回投资额/该年现金净流量
净现值法(NPV)。净现值=项目投产后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CF CF CF n CF
NPV= 1 + 2 ++ n -CF = t -CF
(1+r)1 (1+r)2 (1+r)n 0 t=1(1+r)t 0
式中:NPV 为净现值、
为各期的现金流量,r 为项目的资本成本。
内含报酬率法(IRR)。内含报酬率指使项目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恰好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相等的折现率。其计算公式为:
CF1
+ CF2
++
CFn
=CF
(1+IRR)1
(1+IRR)2
(1+IRR)n 0
或表示为:
·利用插值法计算出 IRR 的近似值举例:
IRR=15% NPV= -8.33 IRR=x NPV=0 IRR=14% NPV=8.10
(15%-x)/(15%-14%)=(-8.33-0)/(-8.33-8.10)
注:考试会给定几组 IRR 和 NPV,只要选择 NPV 一正一负与 0 临近的两组数据, 利用上面的原理计算即可。
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法(MIRR)。方法一: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
方法二:
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
注:方法一与方法二原理相同,修正的内含报酬率与内含报酬率不同之处是在于投资成本在计算终值时,一个是按资本成本率折算,一个是按内含报酬率折算, 而报酬均按资本成本率折算终值与现值。
现值指数法(PI)。现值指数是项目投产后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现值之比。现值指数表示 1 元初始投资取得的现值毛收益。
(
PI=
n t=1
CFt 1+r)t CF0
式中:r 为资本成本。
会计收益率法(AAR)。会计收益率是项目寿命期的预计年均收益额与项目原始投资额的百分比。
AAR= 年均收益额100%
原始投资额
投资决策方法的特殊应用——等额年金法等额年金=
项目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营业现金流量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直接计算。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根据税后净利调整计算。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折旧
=税后净利+折旧
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收入-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注:公式中的税率指的是企业所得税税率。
投资项目的风险调整相关公式确定当量法(Certainty Equivalents,CEs)。确定当量法就是一种对项目相关现金流进行调整的方法。项目现金流的风险越大,约当系数越小,现金流量的确定当量也就越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NPV
n a t CFt
t
I0t0 (1 rF )
式中:at 为 t 年现金流量的确定当量系数,它在 0~1 之间;rF 为无风险利率。
风险调整折现率法(RADRs)。风险调整折现率时净现值的基本表达式为:
n CF
0
NPV= t -I
(1 RADRs)t
t 1
式中:RADRs 指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n
KW K jWj j1
式中:KW——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j——第 j 种个别资本成本;Wj——第 j 种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
单一企业外部融资需要量外部融资需要量=满足企业增长所需的净增投资额-内部融资量
=(资产新增需要量-负债新增融资量)-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1- 现金股利支付率)
=(销售增长额×资产占销售百分比)-(负债占销售百分比×销售增长额)- [预计销售总额×销售净利率×(1-现金股利支付率)]
=(A×S0×g)-(B×S0×g)-P×S0×(1+g)×(1-d)
式中:A、B 分别为资产、负债项目占基期销售收入的百分比;S0 为基期销售收入额;g 为预测期的销售增长率;P 为销售净利率;d 为现金股利支付率。
融资规划与企业增长率预测内部增长率。外部融资需求=(A×S0×g)-[P×S0×(1+g)×(1-d)]=0
g(内部增长率)=
g(内部增长率)=
P(1-d) A-P(1-d)
ROA(1-d) 1-ROA(1-d)
其中:ROA 为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即税后净利/总资产)。
可持续增长率。S0×(1+g)×P×(1-d)+S0(1+g)×P×(1-d)×D/E=A×S0×gg(可持续增长率)=
g(可持续增长率)=
P(1-d)(1+D / E) A-P(1-d)(1+D / E)
ROE(1-d) 1-ROE(1-d)
式中:ROE 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总额),其他字母含义不变。8.企业融资方式决策
配股。配股除权价格定向增发的定价:发行价格≥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80% 其中:定价基准日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
可转换债券。转换价值=转换比率×股票市价赎回溢价=赎回价格-债券面值9.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管理
EBIT-EPS(或 ROE)无差别点分析法。公司每股收益=(EBIT-利息)×(1-所得税税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EBIT I1 )(1 T) (EBIT I2 )(1 T)
N1 N2
资本成本比较分析法。(EBIT-I)(1-T)
权益价值(E)=
Ke
公司价值(VL)=B(债务价值)+E(权益价值) 10.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
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投资需求-∑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内部留存额-∑集团下属各企业的年度折旧额
第五章 企业成本管理1.变动成本法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在变动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在完全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全部制造费用2.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
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保利产量=(利润+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目标成本法
产品目标成本=产品竞争性市场价格—产品的必要利润4.产品价值相关公式
V(价值)=F(功能)/C(成本) 5.隐性质量成本的计算公式
乘数法。全部外部损失成本=K×已计量外部损失成本
隐性质量成本=全部外部损失成本-已计量外部损失成本其中:K 为乘数因子,根据经验估计确定。
塔古奇损失函数法。K=C/D2其中:C 为上限或下限值对应的预期隐性质量成本;D 为上限或下限相对于目标值的偏离值。
L(Y)=K(Y-T)2
其中:K 为企业外部损失成本结构的比例函数;Y 为质量特性的实际值;T 为质量特性的目标值;L 为隐性质量成本。
第六章 企业并购1.并购收益、并购净收益
并购收益=并购后整体企业价值—并购前并购企业价值—并购前被并购企业价值
并购净收益=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费用
其中,并购溢价=并购价格—并购前被并购企业价值2.并购价值评估方法——收益法
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金增加额)
税后净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息税前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1-折扣和折让)-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选择合适的折现率。rWACC E /(E D) re D /(E D) rd
式中:rWACC 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D 为企业负债的市场价值;E 为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re 为股权资本成本;rd 为债务资本成本。
·rd=r×(1-T)
式中:r 为借款利率或者债券票面利率;T 为企业所得税税率。
·式中的 re 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计算:
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re rf (rm rf )
式中:re 为股权资本成本;rf 为无风险报酬率;rm 为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rm-rf)为市场风险溢价;β为市场风险系数。
·β系数的调整公式:
式中:β1 为负债经营的β系数;β0 为无负债经营的β系数;T 为企业所得税税率;D 为企业负债的市场价值;E 为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
②股利折现模型。
P0 Dtt 1
/(1 re )t
·当假定每年股利不变时,计算公式如下:re=D0/P0 式中:D0 为当年股利额;P0 为普通股市价。
·当假定股利以不变的增长速度增长时,计算公式如下:re=D1/P0+g
式中:D1 为预计的年股利额;P0 为普通股市价;g 为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
预测企业价值。n
V FCF /(1 r
)t TV /(1 r )n
t
t1
WACC
WACC
式中:V 为企业价值;FCFt 为确定预测期内第 t 年的自由现金流量;rWACC 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TV 为预测期末的终值;n 为确定的预测期。
TV FCFn 1 (/
rWACC
g) FCFn (1 g) /(rWACCg)式中:TV 为预测期末的终值;FCFn+1 为计算终值那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FCFn 为预测期最后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rWACC 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g 为计算终值那一年以后的自由现金流量年复利增长率。
并购价值评估方法——市场法可比企业分析法。①基于市场价格的乘数。市盈率(P/E)
价格对收入比(P/R)
价格对净现金流量比率(P/CF)
价格对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比率(P/BV)。
②基于企业价值的乘数。EV/EBIT
EV/EBITDA EV/FCF
其中,EV 为企业价值,EBIT 为息税前利润,EBITDA 为息税折旧和摊销前利润, FCF 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可比交易分析法。支付价格 / 收益比 并购者支付价格
税后利润
账面价值倍数= 并购者支付价格
净资产价值
市场价值倍数 并购者支付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值
并购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方式确定换股比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每股净资产之比。换股比例=被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净资产/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净资产
每股收益之比。换股比例=被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收益/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收益
每股市价之比。换股比例=被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市价/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市价
第七章 企业绩效评价1.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指标体系综合计分方法。①功效系数法。
绩效指标总得分= 单项指标得分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重×本档标准系数
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上档基础分=指标权重×上档标准系数
功效系数=
实际值-本档标准值 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②综合指数法。
绩效指标总得分= (单项指标评价指数 该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单项指标计分方法——比率法。 某项比率得分值=A/B×100%×权重分数其中:A 为实际完成值;B 为考核评价目标值。2.关键绩效指标的类型——结果类指标
投资资本回报率。投资资本回报率= 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支出100%
投资资本平均余额
投资资本平均余额= 期初投资资本+期末投资资本
2
投资资本=有息债务+所有者(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经济增加值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平均资本占用×100%
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自由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付现资本性支出3.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实施方案》及《中央企业负责人经济增加值考核实施方案》中明确了经济增加值的考核规则: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发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平均资本成本率=债权资本成本率×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1-25%)+股权资本成本率×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 平均所有者权益)
第九章 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其中,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其中,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6.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第十章 金融工具会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整体转移形成的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整体转移形成的留存收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投资收益金额=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4.股票期权费用计算公式
权益结算:当年确认费用=(授予总人数-累计已离职人数-预计离职人数)× 每人授予期权份数×授予日公允价值×累计服务年限/预计服务年限-已确认费用
现金结算:当年确认费用=(授予总人数-累计已离职人数-预计离职人数)× 每人授予现金股票增值权份数×负债日公允价值×累计服务年限/预计服务年限
-已确认费用
经济资本占用率高的原因
美国即使在西方民主国家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有三个“幸运”。
在全球二百个国家中,在人类二千年历史上,美国的国土、人口、资源,这三项都不是全球第一,但为什么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强?成为自由世界的旗帜?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国例外论”(exceptionalism),或者说是“独特性”。这个独特性”在于,美国比地球上任何国家都«更加自由”,“更加个人主义”。
自由 (freedom)、个体主义(inpidualism)是美国独特性的两个主要价值,是促成美国强盛的根本原因。把它放在近代人类历史的宏观背景下,更能看出美国即使在西方民主国家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有三个“幸运”:
第一个幸运是“美国没有受到欧洲旧日制度的毒害在近代的政治变革中,有两场革命,对人类进步意义最大。一场是英国的光荣革命,实行了君主立宪,限制了君王权力。另一场是美国的独立战争,结束了殖民统治,建立了以“个人自由和权利”为根本价值的伟大美国。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罗伯特. 蒙代尔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其至这样评价:当代最伟大的事,是美国的崛起!
为什么光荣革命能在英国成功,而法国大革命却带来血腥和断头台?历史学家早就指出,当年英国在欧洲也是独一无二的,她没有其他欧洲国家那样的农民阶级、森严等级的国教、集权强势的君主制等;而是具有更多的个人主义色彩。光荣革命,本质上就是一场扩大个人权利的革命。
而随后发生的美国革命(独立战争),虽然是从英国独立出来,但是美国的建国先贤们,恰恰是非常欣赏、共鸣主导英国光荣革命的辉格党的理念,其根本追求是个人自由,而不是法国革命那种以“人民名义”建构群体主义专制。
而且美国的早期移民,几乎都是从欧洲逃过来的革新派新教徒,在一个几乎没有人烟的广袤土地上白手起家,创建一个新国度。所以美国这个国家诞生生之初,就是独特的,跟欧洲国家完全不同,美国没有政教合一的教会权威;没有王公贵族;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没有«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的反富倾向;没有“根深蒂固的对商业活动的厌恶”,所以“美国没有受到欧洲旧制度的毒害。
第二个幸运是美国以三大权利和两句话建国虽然当时是英国属地,但英国的统治是微弱的,甚至是放任的,被史学家称为“有益的疏忽”;所以在独立革命之前,美国就已经是世上最自由的国家,市场经济也相当发达,人民的富有程度是当时世界最高的。
所以从一开始,美国就是独特的,不存在一个心怀不满的无产阶级,没有狄更斯的《双城记》、兩果的《悲惨世界》中描绘的那样一个有巨大贫富差别、穷人哀嚎遍野的社会。美国的工人阶级是富有的。所以马克思认为并期待的“无产阶级革命会从最富有的国家开始”一直都只是幻想而己。
到了打响独立战争,建成一个新国家时,美国又一次飞跃,主要体现在建国先贤用 《独立宣言》确立了美国精神和价值,那就是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为根本,而不是建立一个强大国家和政府。这份奠定美国文明的文件主要确定了美国人的三大权利: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而且用“天赋的”这种绝对性,防止任何力量的剥夺。而追求幸福,原意是指个人发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后来在这种精神下形成的美国宪法,根本宗旨是两句话:保护个人权利,限制政府权力。
这“三大权利”和“两句话”,就把美国跟欧洲,以及整个世界拉开了距离,形成了美国的独特性,使美国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自由的政体”。
第三个幸运是美国先贤们信奉自由经济美国所以成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强,有稳固的民主,强大的军事,蓬勃的市场经济,繁荣的资本主义,就是因为重视个人权利,保护私有财产,形成了有竞争力的(物质、思想、制度)的自由市场,让人民(消费者)选择,优胜劣败;同时由于政府权力受限,统治精英无法随便剥夺个人权利,奠定人类自由经济思想的经典著作、亚当-斯《国富论》是在《独立宣言》发表前四个月问世的。美国的建国先贤大都读过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受到自由经济思想的影响。像写出 《常识》—书、被誉为美国独立革命理论旗手的潘恩,就非常推崇自由经济。潘恩认为美国从英国独立出来,会自由发展贸易,对经济有好处。
他在《常识》中开篇就断言:“政府即使在它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必要的恶,而在其最坏时,就成了不可容忍的邪恶。潘恩当时(二百年前!)就认知到小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留下这样的明言:“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政府本身不拥有权利,只负有义务这些原则,都体现古典自由主义,也就是今天的保守主义的精神,并至今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指南。后来领导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度的林肯总统(《国富论》 在林肯出生33年前问世的),就深受《国富论》等强调市场经济和个体自由的经典著作(以及潘恩等自由经济思想)的影响,所以林肯当年就曾这样精辟地指出:
“你无法通过削弱强者来强化弱者。你无法通过毁大人物来帮助小人物。你无法通过榨干富人来致富穷人。你无法通过搞垮雇主来帮助雇员。你无法通过透支来摆脱困境。你无法通过借钱得到安稳。你无法通过剥夺人的动力和独立来塑造人格和勇气。你无法通过替别人做他们自己能够并应该做的事而真正帮助他们。
林肯强调的不是均贫富,不是反富仇富,更不是阶级斗争,而是强调个人自立自强,靠个人能力自我实现,发财致富。这种被称为“林肯哲学基石”的原则理念,成为后来美国(以至世界)左右派分野的标志:保守派认为“自由” (liberty) 最重要(高于《平等”;左派认为“平等”最重要。但左派的实践结果是,以平等的名义剥夺了个体自由。最后自由没有了,平等也不存在。均贫富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左派的极端表现。
正因为这样一种个人自由和权利的意识,才使美国对财富的态度以及它的成就,在发达国家中独树一 帜”:美国人比欧洲人更热爱商业,更不反富,更热心创造和拥有财富,并把这视为成就的象征。
美国的不幸是:其独特性遭内外挑战
但美国的独特性一直受到挑战,不仅有来自邪恶国家的敌对,极端伊斯兰世界的仇视,更有来自大西洋对岸的左派知识份子的痛恨,他们希望美国成为另一个欧洲,即有更多的政府权力,更多的精英主义,而更少的个人自由。同时,美国的独特性,也受到美国内部左派势力企图摧毁它的挑战:
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左派罗斯福政府就乘机推行侵蚀个人权利与自由的大政府新政,其热衷的榜样是共产苏联和法西斯的意大利。罗斯福的主要智囊就曾感叹,“为什么让苏联独享改造世界的乐趣?”罗斯福们也要像苏联那样推行改造社会的乌托邦。那个时候通过的退休金制度,福利制度,国营经济等,至今仍在损害美国的经济,以及美国先贤们确立的个人自由原则。
奥巴马执政时代,热衷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高预算(赤字)的政策。政府并不产生钱,奥巴马政府敢这么做,一是靠高税收,更多剥夺个人财富;二是提前花销年轻人预交(被政府从工资扣除)的未来退休金。如果没有当年罗斯福新政建立的这种强行退休金制度,政府的高赤宇运作就不易进行,因很难拿到这么多钱。三是举债,中国已成美国的最大债主。专家预测,今后十年,美国的庞大债务将升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787%!
奥巴马等左派的这种大政府政策,本质上损害美国的立国之本,侵蚀甚至摧毁美国的“独特性”。奥巴马是以高喊“改变”而上台的。但他想改变的,是美国的独特性,要把美国变成法国,变成希腊。
而当今美国内部风起云涌的茶党运动(捍卫个体自由),就是传递这样的信号:美国人民要改变的是大政府的体制,捍卫美国历史形成的美国特色,保住美国的独特性”;使美国仍成为保守派的里根总统所乐于称领的“山顶那闪亮的城市”,继续成为所有被群体主义奴役的人民的灯塔和希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的经济资本占用(经济资本占用率高的原因)":http://www.ljycsb.cn/dkzs/1008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