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坑爹,花了近四万元贷款玩手机游戏,下面是锦州政法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王者是真的吗
锦州长安网讯
这两天,有一条短信
让家住兵团第三师四十五团的温先生坐立不安
存有四万五千元的银行卡
余额仅剩五千二百余元
温先生查询后发现
是儿子玩手游花掉了
这些钱是他从农业银行贷出
用于今年春耕生产的本钱
温先生表示
希望游戏方退还钱款
案情通报
2020年3月6日中午,四十五团居民温某到喀什垦区公安局博塔依拉克派出所报称:其儿子将自己银行卡里的4万元钱充值到网络游戏中,请派出所处理。
经查,2019年12月下旬,温某从四十五团农业银行贷款6万元,计划用于今年春耕春播,贷款打入银行卡后(未绑定手机),温某支出1.5万元还账。2020年1月下旬,因10周岁的儿子需要上网课,温某便将手机交给儿子使用,其儿子在手机相册中发现银行卡照片后,便将银行卡与手机进行绑定并设置了密码,用于自己网络游戏充值。经调取银行流水清单,自2020年1月26日至3月5日,温某的儿子在“王者荣耀”及“和平精英”等网络游戏中共计充值112次,累计充值金额39755元。
目前,喀什垦区公安局民警已与腾讯公司联系,对该情况进行反馈,但公司客服工作人员只是对温某的遭遇深表同情,认为游戏方并不违法,已事先在游戏条款中注明严禁18岁以下人员玩游戏。客服人员“强调”: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的手机号码和身份注册,会被游戏方默认为成年人玩游戏,即便是未成年人玩游戏,也会被默认为监护人付费。
第三师喀什垦区公安局
2020年3月10日
律师:
10周岁以上孩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建议家长先与游戏方协商
据喀什市某律师介绍,《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到14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前者的消费行为,须经过监护人追认方可生效,如果发生其独自充值游戏行为,故可以要回。而温先生的孩子已满10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来说,如果他花费的金额跟年龄、智力、精神、健康不相适应,而且监护人没有同意或追认,可认为花费无效。温先生的儿子已满10岁,其玩手游的行为跟年龄、智力、精神相符。其游戏支付行为是多次的,跟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是否相适应有待商榷。
对于温先生的遭遇,该律师表示,他可先与游戏公司方进行协商,如协商不下,可走法律途径。
其实,类似的案件已经发生多次,那么,如何有效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呢?
蜀黍来为你支招
Q:熊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如何处理?
A:在教育孩子时,语言有时候会比较苍白。用实际行动,孩子才会真正改变。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不要因为手机忽略了孩子,以身示范。
Q:熊孩子玩游戏乱花钱怎么办?
A:首先设置一个孩子不知道的密码,防止孩子玩游戏支付。其次要跟孩子多沟通,和孩子聊聊钱来之不易,让孩子能理解,达成共识。
不管你信或不信,熊孩子有时就是“防不胜防”,提前教育很重要,在这方面多留个心眼,都是管用的预防针。等家长的手机收到银行扣费提醒的短信,再来追讨和反省,为时已晚。
贷款app骗局
无论是刚刚毕业准备干一番事业的你
还是每个月还车贷、房贷、信用卡的你
对于急需要用钱的你而言
一个能愿意提供低息贷款的电话
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天下竟有这种好事?
如果你不懂网络贷款诈骗的套路
小心贷款贷不成
反倒越贷越穷
真实案例
近日,黑山县的王女士准备开一间小店,正为资金发愁时,便接到一则自称银行工作的电话,对方称:王女士信用额度良好,可以自己去银行办理贷款业务。起初,王女士并不想理会,但是在对方屡次“献殷勤”的情况下,放松了警惕,向对方表达想要贷款一万元的想法,并加了微信好友。
加上微信后,对方发来一个链接,让王女士下载了“招商金服”APP。在骗子的一系列操作和劝说下,王女士早已没有了防备之心,如实向对方提供自己的电话号、银行卡等信息。之后,王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开始在“招商金服”APP提现操作,王女士进行提现操作后系统却显示“由于操作错误账户被冻结”。
此时骗子通过告诉王女士需要向其指定账户转账3000元钱解冻。王女士为了顺利完成贷款,便向骗子提供的银行卡号进行转账。转账后,提现操作系统还是显示“操作错误账户被冻结”,骗子再次让其转账解冻,此时王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选择报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王者是真的吗(贷款app骗局)":http://www.ljycsb.cn/dkzs/10025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