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读取通讯录(网贷软件怎么读取通讯录)

贷款读取通讯录(网贷软件怎么读取通讯录)

贷款知识 光明网 投稿

“通讯录里所有人都知道我欠钱了”,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读取通讯录

遭遇“砍头息”,借款5000元,实际到账4500元;被迫高利息,借款一年就得还款1.3万元,两年不到要还2.3万元……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的张杨(化名)陷入了网贷泥潭。

催收的电话、短信不断,还有言语上的威胁。最让张杨烦心的是,他手机通讯录里的所有人,都接到了催收电话,得知其“欠债不还”。“这个杀伤力太大了,没脸见人。”他说。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调查网贷乱象发现,其背后隐藏着一条催收的灰色产业链——在扫黑除恶常态化背景之下,明目张胆的暴力催收难见踪影,但电话、短信不分时间的高频率轰炸,乃至波及通讯录的催收行为却愈发常见。

“通讯录里所有人都知道我欠钱了!”来自江苏扬州的高先生懊恼地说。去年,因经营的店铺生意惨淡,他无法按时偿还网贷,于是主动联系网贷平台希望能延期还款,但对方没有同意。

一个月后,催收人员开始频繁通过电话、短信向他催收。高先生提出自己的妻子将进行手术,希望不要骚扰她,被拒绝。他的紧急联系人、通讯录里的所有人都接到了催收电话。高先生说,他和亲友均被催收人员语言威胁、恐吓。

这给他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些朋友知道我借网贷后和我断了联系,许多同事对我也是‘另眼相看’,甚至不愿意与我一起用餐。妻子最后也因承受不住压力与我离了婚。”高先生说。

广东东莞的张先生也有类似境遇。他网贷5万元无法及时偿还,每天早、中、晚都能接到催收电话、威胁短信,通讯录里的人员被群发信息要求协助催收。最终,张先生请他人帮忙从中沟通,与平台达成延期两年的还款协议,催收行为才获中止。

那么,催收人员是怎么拿到借款人通讯录的?催收行为又为何如此相似?

据受访者介绍,其在注册各网贷平台、申请借款时,平台均要求获取用户的手机通讯录信息,否则贷款流程就无法继续。借款人收到的催收电话、短信,往往不是来自网贷平台,而是专门的催收公司——很多网贷平台都把催贷业务外包给催收公司。

来自四川的郑先生曾在一家催收公司兼职过一段时间,他向记者介绍了其所知的催收过程——

简单入职培训后,郑先生被安排到工位上,按照“转黑”(公司管理监督人员)提供的催收名单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名单上有借款人的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工作单位等信息以及通讯录详情。

“按照培训方案,我先给名单上的借款人打电话,先确定对方身份,然后表明来意。如果借款人没有明确的还款意愿,我们就按照名单上提供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住址等给他念一遍,告诉他不还钱将面临上门催收、征信受损等局面。”郑先生说,催收人员会适时施加一些威胁性的话语。

等一系列催收方式用完,没能催收成功的,郑先生便在催收单上将借款人的情况记录下来,做好标记交给“转黑”,由“转黑”交给下一个部门负责。

对于上述催收行为,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网贷平台、催收公司应在不影响借款人及其亲属正常工作生活的情况下采取合法的方式催收,如通过发送律师函、正常时间的电话通知、邮件等告知其需偿还债务。

“借款人和网贷平台存在债务关系,但网贷平台通过威胁恐吓等方式侵犯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属于侵权行为,情节严重可构成违法犯罪。”刘德良说,暴力催收不可取。

在北京己任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龙非看来,以骚扰借款人通讯录里家人朋友的方式进行催收,明显属于不当行为,其家人朋友不是债务人,频繁骚扰干扰他人正常工作生活,涉嫌构成治安违法行为,可以处以拘留、罚款。若遇到暴力催收,则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说,如果催收方对借款人进行语言威胁,甚至进行胁迫、跟踪,暴露个人信息,则涉嫌侵害借款人人格权,借款人可以选择报警、起诉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对于一些网贷公司外包催收业务的行为,龙非认为,网贷平台需要做好催收管理,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催收,一旦发现合作机构存在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立即终止合作,并将违法违规线索移交相关部门。

“债务关系中,通过律师函、仲裁、诉讼等合法形式催收债款,是网贷平台应当选择的正确催收方法。”刘德良说。(记者 韩丹东 见习记者 张守坤 实习生 王意天)

来源: 法治日报

网贷软件怎么读取通讯录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不少网贷平台也应运而生。于是,过日子遇到手头紧的时候,不少人在手机上轻轻点几下,民间借贷、小额借款就非常方便快捷地办下来了。但是,不少消费者也因为这看似轻松的网络贷款惹上了无穷的麻烦。

网贷高额利息:借一万还三万

去年,江苏苏州的汪先生因为手头紧,在网贷平台上借了一万三千块钱,利息是五千多,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万三千多,最后被要求还三万多块钱。

从汪先生提供的贷款合同里看到,除了本金和利息之外,还包括“客户服务费、贷款管理费、手续费、灵活还款服务费”等一系列其它费用。汪先生说在申请贷款时并没有任何提示。

网贷客服人员都没有跟我讲过这些费用,这不跟是抢钱一样的吗?

借一万三,还三万一,借期39个月。这样的借贷费用,符合国家规定吗?

相关律师表示,利息、逾期利息、违约金、各种费用,所有的加在一起都应该算在利息里面。国家的规定(不超过)年利率是24%。按照这个比例来算的话,这个应该是严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了。

逾期还款"呼死你"没商量

深陷网贷的消费者,有的无力偿还,还有的发现了高额利息而拒绝还款,这样不仅影响了个人征信,还可能会招来更大的麻烦:催款电话呼死你!

自从拖欠还款后,借贷人每天都能收到无数个骚扰电话。最严重的时候,手机一直被打到关机。这个骚扰电话为何如此厉害呢?

据记者了解,网上有一款名为“超级轰炸机”的软件,输入任何人的手机号,就能达到自动拨号的效果,商家表示,“能呼到对方手机关机、死机。”

多数网贷平台要"读取通讯录"才运行

除了本人被骚扰之外,凡是借贷人手机里出现过的联系人,也都会收到催款电话。这样一来,借贷人贷款拖欠的事情,就会弄得众人皆知。 据几位借贷人介绍,他们在申请借款时并没有提供自己的通讯录信息。那么,网贷平台是如何获取这些个人隐私的呢?

据记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网贷平台都是需要“读取通讯录”、“读取联系人”或者“读取短信”后,才能正常使用。如果用户禁止读取的话,网贷平台将拒绝运行。

除了通过手机权限读取联系人信息之外,网贷平台还通过手机服务密码获取个人隐私。手机服务密码是手机客户的身份识别密码,用于查询和修改手机业务。

想贷款先做“手机分期贷”

近日,广西北海的高先生原本想借10万块钱周转一下,但是一家贷款中介公司给高先生出的主意是,想贷款,先用自己的名义在网贷平台上分期买三个手机才行。

按照贷款中介公司的嘱咐,高先生首先要以自己的名义,分期办理购买三部手机,然后将三部手机交给中介公司,该公司才会帮高先生办理10万元的贷款。于是,高先生分别向“捷信”、“佰仟”和“马上”三家金融平台提出了手机分期申请,但是只成功办理了“捷信”、“佰仟”两家分期贷款,中介公司让他等三个月再申请一次。

三个月后,高先生发现怎么也联系不上这家中介公司的业务员。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不仅没有得到10万元的贷款,还要给未到手的手机继续还贷。

多地公安进行网贷暴力催收调查

针对各类暴力催收的现象,目前,一些地方的公安部门已经派出工作组,奔赴全国各地查证网贷公司暴力催收的相关情况。另外,针对建立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机制。近日,央行也已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会议部署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监管,消除风险隐患。

网贷平台疯狂生长,让借贷变得便捷,但同时也乱象丛生,做网贷时要擦亮眼睛,发现遭遇陷阱,及时报警。

来源:央视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读取通讯录(网贷软件怎么读取通讯录)":http://www.ljycsb.cn/dkzs/10019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