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经常收到平台贷款短信(每天收到各种贷款短信)

经常收到平台贷款短信(每天收到各种贷款短信)

你经常收到的贷款短信,原来套路这么深,下面是新闻日日睇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经常收到平台贷款短信

街坊张女士最近和记者报料,她说自己最近刚好缺钱用,而就在这个关头,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说可以为她“雪中送炭”!

“送炭”的自称是一家贷款公司,但是贷款过程就要张女士不断掏钱包……到底这家公司究竟是来“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呢?

自己有八万元的贷款批下来了

张女士说3月20日早上10点,她就接到了北京一间贷款公司的电话说自己有八万元的贷款批下来了。

“我说我没有申请贷款,他就说有啊,还说出了我的身份证号,说就是我的贷款。”

这个电话准确说出了张女士的一些个人信息,这时候张女士又想着自己确实等钱用,现在不用申请就可以有贷款用,所以她就信以为真,加了对方的qq。

“他就发了一份合同过来让我签,让我去打印。打印完我就去签,签了以后我就拍照发给他,发给他以后他就说,你的资料已经发上去了,银行已经通过了,可以放款了。

客服说要先交保险金

一切进行得非常之顺利,按照这样的速度,马上就有8万元进到张女士的账里。

但是这个时候,客服却跟张女士说交保险金。

张女士:“过了一会就说你有没有买保险,我说买保险要多少钱,他说3000元。后来他说如果我没空,他们可以帮你买,说他们在网上买,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在客服的一再催促之下,张女士在微信转了3000元给这个人,但是过了一会儿

这个客服又来了。张女士表示:他们说银行要验证10%的偿还能力,验证好就立马到账。

张女士说:“也就是说贷八万元就要给8千块,他说你要再转8千元给我,我就醒悟了,我就突然觉得自己被骗了。”

于是张女士在网上搜索这家公司,看到了很多有跟她一样遭遇的人,张女士见到之后,更加坚信自己被骗了。

张女士:“我说我没钱了,我不贷款了,他说不行,合同是今天签的,一定要今天完成。他说他们可以去法院告我,要赔偿50%的违约金。”

发完这段说话之后,客服就拉黑了张女士。隔了一天,张女士再次拨通了他们的电话,假装说自己要交那八千。

这个客服就马上要加回了张女士的qq,要张女士重新添加一下另外一位加班的客服。

“只是公司之间相互攻击”

而讲到网络上关于这间公司的评价,这个客服又解释得头头是道。

“交了没有下款是吧,这是公司的负面影响,这是公司之间相互攻击,明白吧?”

广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提醒:

那么,张女士跟着下来应该怎么做呢?自己签了的那份合同又是否有效呢?记者随后请教了广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广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所以要找一个公司来做噱头很容易,他只是声称自己是这家公司的,也不知道是否是这家公司的员工,也不知道能否代表这家公司,他只是声称而已,不用担心合同问题。他是北京的公司,可以去北京金融局投诉。现在这些小贷公司也没有发放任何款项,所以她(张女士)不用担心,她(张女士)没有责任。”

目前张女士已经报警,等待事情的进一步处理,而方会长还提醒我们贷款的时候要留多个心眼。“正规的公司都会先说明收款,不会签好合同才乱收费,要看清楚资质。”

小编在此也要提醒广大群众:如果有贷款的需求,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如银行或实体贷款公司等金融部门贷款。网络上发布的那些仅缴纳一定费用就能贷到款的,无疑是骗子,市民需提高警惕,切勿因存有侥幸心理,而上当受骗。

如果确实需要到网络贷款公司进行贷款,应选择正规的、在工商部门有登记备案的公司,在贷款前应加强对相关事项的了解,减小被骗的可能。另外也要注意保护好个人的信息。

每天收到各种贷款短信

6月23日,和龙市民吕女士接到“公安部门”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她因欠款不还已被警方立案。无独有偶,延吉市民陈女士最近也频繁接到催收电话,对方称其网贷逾期,将被起诉。

“警方”打来电话称:欠钱不还已立案

吕女士说,23日上午,她接到一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延吉市公安局的民警。通话内容大致为,吕女士欠款不还,目前警方已立案,要求她前往公安机关配合调查工作。吕女士说,对方能够明确地说出她的姓名、身份证号以及工商银行账户末尾号。当她表示自己从未借钱不还后,对方说有可能是别人盗用了她的银行账户,要求其查询账户余额,之后“警方”会再次与她联络。警觉的吕女士立即将此事告知家人,为防止被骗,其儿子把吕女士工商银行账户的资金全部取出。不多时,“警方”又打来电话。吕女士的儿子告诉对方,银行账户余额为零,并称他们已在公安局,结果对方二话不说便挂掉了电话。

延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综合中队指导员蔡成男表示,这是骗子常用的“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的手法。通常骗子会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遇到这种情况,群众要做到不信、不理、不汇款。

“金融平台”频繁催收:网贷逾期将起诉

最近一段时间,陈女士遭到“金融平台”频繁催收,不堪其扰。陈女士说,有近3个月的时间,已累计收到近百条来自“金融平台”发来的“法务告知”短信。内容为:“金龙杰,无视央行征信记录,逃避履行债务……还款申诉回复Y。”不仅如此,隔三差五还能接到显示为长春号码的催收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金融的工作人员,陈女士因网贷逾期不还将被起诉。“你打错了吧?我没有网贷,也不认识金龙杰。”陈女士不停地向对方解释,但对方一口咬定她是金龙杰的亲属。每次通话后,陈女士都会很气愤地挂掉电话,但对方竟更换号码继续轰炸。

不堪其扰的陈女士以为自己的手机号被人误绑,于是拨打京东金融官方客服电话查询。客服人员经过查询告知陈女士,其手机号码并未在其平台注册绑定,其名下也没有相关的金融业务。

蔡成男表示,陈女士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因为她总是及时挂断电话,才让骗子没有了可乘之机。通常,骗子会以帮助受害人解除手机绑定为由,引导受害人到诈骗平台进行“刷流水”操作,从而骗取账户资金。广大群众接到此类电话一律挂掉;收到此类短信,一律删掉。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启动“诈骗预警功能”,切实提高防骗意识和反诈意识。

(延边晨报记者 穆俊英)



来源:延边晨报

编辑:李英

延边晨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一律不准转载。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经常收到平台贷款短信(每天收到各种贷款短信)":http://www.ljycsb.cn/dkzs/10016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