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安德鲁·库姆斯(Andrew Combs)表示,德意志银行的抛售可能归因于目前市场的非理性,更令人担忧的是负面观点失控,成为自我实现的预测。
他领导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德意志银行股价暴跌可能与信用违约互换成本飙升、商业地产风险加剧、美国司法部调查欧洲银行违反对俄制裁有关,但这些因素都无法解释如此大的跌幅。
他们认为这是当前市场中非理性行为的结果,类似于瑞士瑞信银行的情况。分析人士指出,风险在于各种媒体的头条是否会对储户产生心理连锁反应,不管背后的推理是否正确。
报道还提到,德意志银行在过去经历了一系列危机,但它度过了这些危机,拥有强大的资本和流动性,并能保持盈利。
因此,分析师认为,德意志银行的生存能力和资产质量不应成为投资者的担忧。
因此,当前德银股价的暴跌揭示了当前市场的一大风险,即市场情绪异常敏感,股票基本面对股价短期表现的影响正在减弱。更重要的是,市场信心在逐渐消失,投资者情绪被频繁调动,市场情绪的波动反过来继续影响市场,形成反向反馈,走向死胡同。基本面不容易改变,但是情绪变化很快,投资者很难走出这种不确定性。
贝伦伯格银行多资产策略和研究负责人也同意这一观点。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最近几天,市场对银行的看跌押注有所增加,投资者正试图寻找下一家可能出问题的银行,尤其是那些明显涉足商业地产的银行。但问题是,这可能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越是有人认为银行有问题,提取的存款就越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这是信心动摇导致的恶性循环。
德国银行监管机构也强调了这一风险。联邦金融监管局局长告诉彭博电视台,尽管欧洲银行业是安全的,但心理影响的蔓延是一个问题。
今年以来,德意志银行的股价已经下跌了21%,其中大部分来自于过去两周的下跌。相比之下,德国DAX指数上涨了7.7%,欧洲斯托克银行指数保持稳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花旗银行与德意志银行案例,花旗银行与德意志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比较答案":http://www.ljycsb.cn/qukuailian/24105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