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中国海关总署(GAC)发布中国原油进口数据,数据显示,4月中国进口原油4240.7万吨,日均1032万桶(1吨=7.3桶原油换算),环比下降16.4%,同比下降1.45%。
Vortexa Analytics中国原油市场分析师艾玛·李(Emma Lee)表示:“原油进口下降主要是因为炼油产能因维修而关闭,以及3月份进口强劲后原油库存增加。”
花旗集团(CitiGroup)的艾德·莫尔斯(Ed Morse)表示:“目前汽油出口的利润率对中国的石油巨头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国内裂解价差为每桶20美元,而主要出口市场新加坡的裂解价差不到每桶10美元。”
此网站的视图
一方面,由于对经济衰退的持续担忧,国际出口伙伴的需求放缓,中国制造业的反弹受到抑制,工业经济活动放缓抑制了对精炼燃料尤其是柴油的需求。
此外,山东省港口的进口量在4月下半月也有所放缓,因为海关官员在调查了几艘伊朗船只后加强了检查,以避免进口配额限制。
另一方面,因为石油公司赚取的出口利润下降,进口也同步减少。
最近几周,精炼燃料的出口利润率有所下降。4月份,中国成品油出口量也降至375万吨,环比下降31.2%。此前,中国第一季度强劲的原油进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精炼燃料出口激增59.8%。这意味着4月份原油进口下降的部分原因也可能与柴油、汽油等成品油出口下降有关。
从4月份中国原油进口和燃油出口的整体情况来看,一季度开年热情有所缓解,但判断未来几个月4月份的疲软态势是否会持续还为时过早。
▉·金钟的研究报告表达了对油价的预期。
年初以来,全球石油市场持续宽松。4月,欧佩克+意外再次减产,成为供应过剩的第一个“刹车”。但由于海外需求下行压力较大,我们提示基本面趋于“节流”或难以放松。
IEA近期将1Q23 OECD石油需求同比下调至-0.8%,海外需求减弱后超出市场预期,国际油价回撤至减产溢价。随着美国银行业风险重现和债务上限问题的逼近,对需求前景的担忧进一步升温。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油价的主导因素可能仍然是海外需求预期能否得到验证。目前已经定价的悲观预期未必有实际数据支持。如果后续基本面不进一步恶化,油价弱势局面可能难以持续。
此外,1Q23中国石油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和印度石油消费的内生性增长已经实现。我们小幅上调2H23年“小油品”国内需求预期15万桶/日。虽然短期内难以扭转海外需求疲软的预期,但从中长期来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会被向东驱动,整体一边倒的概率可能相对较低。展望未来,我们可能维持2小时的供应短缺溢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国原油进口价格,中国原油进口 2920":http://www.ljycsb.cn/qukuailian/22132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