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区块链 > 比特币暴涨背后的真相,比特币暴涨利好什么

比特币暴涨背后的真相,比特币暴涨利好什么

区块链 岑岑 本站原创

在提示比特币的风险之前,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第一,比特币能称为货币吗?二、与之前相比,此轮物价上涨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三、推动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比特币暴涨的六大风险:警惕“郁金香泡沫”重现

2017年8月17日,根据Huobi.com的数据,国内比特币价格突破3万元,创下17天涨幅58%的历史纪录。毫无疑问,在经济增长预期下降、投资渠道变窄、投资回报降低的背景下,比特币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天价”比特币背后存在巨大风险。如果不能及早防范,采取有效措施,“郁金香泡沫”很有可能再次出现。

在提示比特币的风险之前,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第一,比特币能称为货币吗?二、与之前相比,此轮物价上涨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三、推动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目前比特币距离实现货币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比特币的价格严重不稳定,与主流货币相差甚远。另一方面,与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 *国家的信用背书,其支付功能还没有被大众接受,支付范围还是相当有限的。此外,相对于主流货币的普遍性,拥有比特币的人数较少,无法形成高频持续的交易氛围。可见,与其说比特币是虚拟货币,不如说它是虚拟资产,即比特币的投资属性远大于其货币属性。

关于第二个问题,早在2013年底,比特币的价格就经历了阶段性上涨,并首次超过了每盎司黄金的价格。然而,那一轮上涨只持续了不到两个月。这一轮比特币涨价可以追溯到2016年。与之前中国“一枝独秀”的比特币市场不同,包括日本、美国、韩国、欧洲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参与其中。其中,日本已经超过中国和美国,成为比特币交易量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包括高盛和花旗在内的顶级投行、日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政府和监管部门都在密切关注比特币的价格走势。此外,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生怕错过这轮盛宴。应该说,全球性、爆炸性、暴力性是这一轮比特币涨价的主要特点。

关于第三个问题,推动本轮比特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基本面、技术面、政策面和资金面。就基本面而言,2016年7月9日后,每天新增比特币数量将减半,这是由“四年半代”的运行机制决定的。受供应量减半的影响,比特币交易价格有望上涨。从技术上来说,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主流技术之一,从而点燃了比特币的看涨情绪。就政策而言,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相继出台利好政策,加速了比特币的上行。就资金而言,川普政府上台、朝鲜频繁核试验、韩国加速部署萨德、英国推动英国退出欧盟谈判等一系列事件加剧了全球紧张局势。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币被普遍视为等同于黄金的避险资产,受到多方青睐。

尽管如此,由于助推比特币价格上涨的诸多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特币的价格上涨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事实上,目前的比特币风险集中度具有爆炸性,值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密切关注。具体来说,比特币面临以下六大风险:

首先是操纵风险。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底,被利用的比特币数量为1600万。基于此,一方面,目前进入交易市场的比特币规模有限,容易被大型机构和财团操纵。另一方面,目前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很可能已经被机构投资者控制。因此,比特币面临操纵风险。

二是舆论风险。据观察,比特币价格的每一次飞跃都与利好消息有关。这些所谓的“好消息”真假难辨。即使是真的,很多技术层面的“好消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落地。目前,对于市场上的“好消息”,比特币价格反应过度,泡沫积聚,舆论风险加剧。

第三是套利风险。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对比特币的监管态度逐渐分化,支持和打压的力度也各不相同。比如,中国政府一直关注比特币,多次约谈比特币交易平台负责人,要求严控比特币风险。与中国不同的是,今年4月,日本通过《支付服务修正法案》正式承认了比特币支付的合法地位。可以预期的是,在不同的监管环境下,比特币交易很可能产生集聚效应,比特币的套利空比率会增加,套利风险会出现。

第四是政策风险。在中国,每次比特币价格暴涨,央行都会及时发出风险提示。目前比特币投机氛围浓厚。与此同时,人民币资本外流管制力度加大,通过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洗钱的概率陡增。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很可能会出台比以前更严格的比特币监管政策,比特币市场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

第五是技术风险。目前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受到追捧,比特币的价格上涨也与其有关。然而,区块链本身的安全级别无法完全核实。同时,随着交易量的快速增长,交易平台的抗风险能力受到挑战。比特币面临自身和平台的双重技术风险。

第六是愚蠢的风险。目前比特币投资者之所以“信心满满”,很大程度上是看好比特币的“稀缺性”,即比特币总量有限。但是,一方面,比特币是由算法驱动的,其总量并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另一方面,即使比特币总量固定,其定价单位也可以向下延伸,即可以按照0.1、0.01等单位进行重估。此外,全球出现了许多“类比特币”的虚拟货币,这将挑战比特币的价格。由此可见,基于“比特币总量有限”的“愚蠢风险”是存在的,贸然进入比特币市场很可能成为最后的“接盘者”。

为了防范比特币风险,笔者建议监管部门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再次发文提示比特币的风险。2013年12月,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认为比特币不是真实货币,而是虚拟商品。普通人在网上交易比特币,应以风险自担为前提。《通知》下发后,国内比特币市场经历了两年多的低迷期。然而,2016年,比特币价格再次上涨,年涨幅达200%。2017年,比特币市场近乎“疯狂”,半年最高涨幅达202%。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建议央行等监管部门再次发文提醒比特币风险,重点关注比特币的属性、与区块链的关系以及具体的风险类型。

二是通过监管交易平台间接监管比特币。《通知》明确指出,比特币交易平台网站应当按照规定向电信监管机构备案,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义务。今年年初,央行上海总部、北京营业管理部等监管部门约谈比特币交易平台负责人,了解平台具体运营情况,并进一步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求平台做好自查自纠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议监管部门加快出台比特币交易平台管理办法和反洗钱规范性文件。

第三,加快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R&D进程和应用。法定数字货币是主流发展方向,将在降低交易成本、防止通货膨胀、提高交易效率、遏制洗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取代黄金的可能不是比特币,而是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事实上,近年来,央行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法定数字货币的R&D和应用。早在2014年,央行就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专项研究小组。2016年初,央行首次公布数字货币发行目标。今年春节前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其基于区块链的领先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基于此,建议央行进一步加快数字货币的R&D和应用。一方面,法定数字货币的上市会让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另一方面,法定数字货币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其流通的普遍性,可以减少比特币空等虚拟货币的不当交易,比特币交易市场将得到进一步规范。

本网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比特币暴涨背后的真相,比特币暴涨利好什么":http://www.ljycsb.cn/qukuailian/21266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