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截至2021年底中国资管总规模达131.16万亿元,下面是中国新闻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中国总信托贷款规模
中新社上海8月3日电 (记者 姜煜)财富管理机构新湖财富旗下植信投资研究院3日发布《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称,截至2021年底,按照银行理财、信托、证券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全口径计算,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各类机构资产管理总规模达131.16万亿元人民币。
此外,截至2021年底,中国提供财富管理相关服务的持牌/备案机构总数约为2.56万家、全行业财富管理相关专业人才数量或超320万人。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2021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呈现诸多亮点,包括:通过深化改革建设多元化金融业态、长久期投资为更多投资者所接受、服务个性化程度在创新中提升等。
连平认为,2022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将呈现“先抑后扬”趋势,权益类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等有望成为下半年行业亮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过了多年的高增长,具有一定储蓄的人群占比越来越高,加上目前部分居民投资退出了房地产市场和股权市场,形成了大量的“待投资资金”,尤其是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储蓄保值增值的需求将更突出,这些都预示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增长潜力。
“当前世界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投资者希望自己的投资更安全、回报更稳健,财富管理者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去满足这样的诉求,由此整个财富管理行业将会呈现分层、错位、多元发展的格局。”陈道富说。(完)
中国贸易经济信托网贷叫什么
浙江 2014-12-05(中国商业电讯)--经历了2013年的网贷跑路潮,投资者谨慎了许多。2014年年关将近,业内又频频传出“猫腻”问题,一时间天雷滚滚让投资者愈发谨小慎微。银行利率再次调低,股市风险依然如故,炒金炒银需要专业知识,信托模式起步太高,留给中国投资者的选择其实并不多,所以哪怕雷声不断P2P模式还是有着较强的诱惑力。
P2P行业近期所暴露的问题让它进入了寒冬,投资者手中的大量资金将流向何方?存入银行难以抵御通胀,进入股市难以承担风险,于是更多人期待着P2P的复苏。P2P是否能够熬过这个寒冬,归根到底在于其对于安全性的掌控,只要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投资风险,它完全能够再次创造辉煌。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模式P2FD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
P2FD的全称是person-to-farm produce,是一种农业相关的垂直化互联网金融投融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P2FD就是一种以存在稳定收益的农业项目为借款人的投融资行为。现今社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农业项目的融资则是难上加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更大的投资风险。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三农产业的支持力度,相关产业的投资回报比率正在逐年提升,只是由于贷款审批手续的繁琐和相关政策的滞后,导致其融资困难。所以,有稳定产品销售合同的农业项目,其实是极佳的投资对象,安全系数相对于普通的P2P项目要高。
P2P的萧瑟让P2FD崭露头角,也捧红了一个品牌——可溯贷(dai.kesucorp.com)。可溯贷,背后是有着政府背景的国鼎股份(www.kesucorp.com),由国 务院参事室直属基金出资20%发起成立,资金实力极为雄厚。为响应政府“支援三农”号召,可溯贷积极向获得政府支持的农业项目提供贷款,帮助这些项目度过初期资金困难阶段。此类项目顺应国家政策号召,拥有较为稳定的产品销售合同,极大降低了资金回笼难度,从而将风险降至最低。
将资金与优质农业项目捆绑在一起,保障的不仅仅是资金的安全,更是平台的长久运作。优秀农业项目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过时,它能长期而稳定的为投资者提供较为丰厚的回报。可溯贷(dai.kesucorp.com)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声名鹊起,靠的就是农业项目回报的稳定性。
在P2P进入寒冬之时,全新的P2FD模式为投资者开启了另外一扇大门。有能力资金安全的可溯贷之流,势必会成为一段时期内投资者的首选。至于它能不能完全取代P2P模式,投资者还需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国总信托贷款规模(中国贸易经济信托网贷叫什么)":http://www.ljycsb.cn/dkzs/952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