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良贷款,危害有哪些?,下面是支付开门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不良贷款
我们都知道贷款,正常贷款就是银行贷款给我们,我们按时还贷款,那不正常的贷款是什么呢?除了正常贷款之外,其他不能如期的还清贷款或者不能还贷的情况,都叫做不良贷款。那么什么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有哪些危害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1、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也就是非正常的贷款,贷款风险划分中主要就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几大类型。除了正常贷款之外,其他贷款都是不能如期的还清贷款,或者是不能还贷。这种情况,就叫做不良贷款。
2、不良贷款分类
(1)逾期贷款:逾期贷款也就是在规定的贷款期限内不能还清贷款, 但是拖延贷款时间之后,最后还是能将贷款金还清的类型。这种情况对银行的损失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借贷者来说不仅要好还本金和贷款,还要偿还罚息。
(2)板滞贷款
板滞贷款是指还款期限到期2年(含2年)以上还是不能归还贷款,或者是还贷款日期还没有到期但生产经营已经停止运营的。其中不包括呆帐贷款。
(3)呆帐贷款
呆帐贷款是指贷款人和担保人宣告破产,在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贷款人宣告失踪或死亡,在期产业或遗产清偿后没有还清的贷款;贷款人在遇到重大灾害和意外事故后,无力偿还的贷款;在清理贷款人贷款抵押物、质物所得价值不足不能够还清贷款时,经的国务院专案同意核销的贷款。
3、不良贷款的危害
不良贷款首先对银行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利益损害,特别是呆账贷款,当银行的不良贷款过多的时候,就会极大的影响银行的经营运转。对社会而言,不良贷款也起到负面的影响,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对借贷者来说,不良贷款会极大的损害到个人的信誉,以及财产上的损失,因不良贷款所产生的滞纳金就是实质上的损失。
就目前来说现在银行对于贷款审批都会履行严格的风控程序,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率。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要好得多。
不良贷款的定义
观点网讯:4月20日,标普全球评级表示,中国的经济复苏令银行走上了正常化之路。但部分板块的恢复速度较慢,其中包括房地产相关贷款。
“中资银行及其借款人正迎来转机,”标普全球评级信用分析师陈俊铭表示。“但仍存在部分压力。出险房地产开发商的压力要比小企业更大,因为后者得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更多。”
标普预计小企业的不良贷款(NPL)比率将在今年见顶,占其贷款的3.3%。房地产行业的压力可能要到2024年才会见顶,其不良贷款比率在未来两年达到4.7%。中国重新放开将减少需要延期偿付的贷款并改善其贷款的偿还率。同时,资产分类规则最近有所收紧,因而预计报表不良贷款在未来数年可能会微幅上升。
标普表示,相较报表不良贷款,我们更为宽泛的问题贷款指标—不良资产(NPA)应会开始逐渐下降。不良资产预测中包括报表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以及我们预估的延期偿付贷款和其它归类为正常但已逾期90天、或根据我们评估可能需经历较长重组过程的问题资产。
我们预计不良资产比率将在2025年降至5.0%,低于2022年估算的6.5%。优于预期的2022年GDP增速和报表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比率使得我们预测的起点较低。我们对2025年不良资产比率的预测仍高于我们估算的2019年疫情前的4.0%水平。这是因为2023年2月监管实施了更为严格的资产分类规则,可能会使部分问题贷款被正式认定为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渐复苏。主要由于售价打折,我们预计2023年房地产销售不会出现增长。这应会持续拖累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质量。“我们预计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不良比率将在2023年和2024年升至4.7%,随后在2025年回落到4.0%,”陈俊铭表示。
以上预测高于2022年底基于大型上市中资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而预估的4%。更加严苛的不良贷款认定导致房地产开发贷的不良率升高。此外,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更多重组,料会使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银行承受重压。
“我们认为,未来几年负债沉重地区可能会面临困境,而这些地区的银行更易遭受薄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拖累,”陈俊铭表示。
本文源自观点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什么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定义)":http://www.ljycsb.cn/dkzs/8315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