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钱!多地出台政策鼓励生育,三胎概念股应声大涨!4股业绩预增,1月外资加码这些股,下面是数据宝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鼓励生育企业贷款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深圳近日就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1月11日,三大指数集体回落。沪指冲高回落,跌0.24%;深成指跌0.59%;创业板指跌1.13%。今日两市成交7418.66亿元,北上资金净买入76.15亿元,连续6日净买入。
三胎指数盘中异动,板块内金发拉比和安奈儿2股涨停,金发拉比在收盘有4.66万手封单,圣诺生物、汉商集团涨逾7%;福瑞股份、美吉姆、嘉益股份等多股涨逾5%。
多地政策陆续出台
“真金白银”鼓励生育
消息面上,近日,深圳市卫健委就《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根据补贴管理办法,同时符合《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子女并办理生育登记,且夫妻双方或者一方具有深圳市户籍,该对夫妻所生育的子女已在深圳市公安部门办理户籍登记的家庭可享受由政府发放的育儿补贴。
育儿补贴包括一次性发放的生育补贴和逐年发放的育儿补贴。具体来看,生育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第一个子女生育补贴3000元,育儿补贴每年1500元,三年累计发放7500元;第二个子女生育补贴5000元,育儿补贴每年2000元,三年累计发放11000元;第三个子女生育补贴10000元,育儿补贴每年3000元,三年累计发放19000元。双胞胎、多胞胎按子女个数分别计算,超过3个子女的按第3个子女的标准计算。
新年初始,已有多地陆续出台政策,“真金白银”鼓励本地生育。近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济南市户籍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与此同时,《实施方案》提出落实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的休假政策,女方享受158天产假,配偶享受不少于15天陪产假,3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育儿假。在子女入学、申请公租房、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医保等方面,多子女家庭也具有相应补助。
此外,北京市、湖南省也相继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长沙市、哈尔滨市也提出将对多子女家庭给予补助。
这些概念股获外资增持
4股全年净利预计高增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生育政策、养老服务等社会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国联证券表示,近年来,面对不断降低的新生儿出生率,“一老一小”成为社会政策的核心议题。国家调整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二胎和三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提高社会生育意愿。中航证券认为,各地政策利好频出,母婴行业有望御风而上。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逾500万元的三胎概念股多达24只。其中,涨停股金发拉比和安奈儿净流入额分别达到2.09亿元和3.2亿元。金发拉比是国内知名的母婴消费品运营商,主要业务为中高端母婴消费品的研产销;安奈儿则是童装第一股。公司在2022年11月多次披露抗病毒抗菌面料有关情况,11月中旬至今累计涨幅逼近250%。
新年以来,多只个股获外资看好。截至1月10日,孩子王、朗姿股份和华利集团获北上资金增持,最新持仓较2022年12月底持仓依次增加了49.46%、29.95%、12.13%。
业绩方面,目前仅有贵州三力发布全年业绩预告。公司在新冠防控新十条措施、对新冠实施“乙类乙管”等方案相继出台后,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及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市场需求大量增加,带动公司实现净利润1.96亿元至2.17亿元,同比增长28.71%至42.5%。此外,根据3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贝因美、福瑞股份、华利集团全年净利润增幅居前,分别为58.79%、45.13%、20.57%。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谢伊岚
校对:王锦程
数据宝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
如何鼓励银行发放长期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就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8月31日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关负责同志就政策调整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优化的背景是什么?
答: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研究构建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对现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支持各地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实际首付比例和利率下行,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问:此次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优化的重点是什么?
答:一是统一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不再区分实施“限购”城市和不实施“限购”城市,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统一为不低于20%和30%。
二是将二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20个基点。首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仍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
各地可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调控需要,自主确定辖区内首套和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
问:为什么要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答: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借款人和银行对于有序调整优化资产负债均有诉求。存量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降,对借款人来说,可节约利息支出,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对银行来说,可有效减少提前还贷现象,减轻对银行利息收入的影响。同时,还可压缩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置换存量住房贷款的空间,减少风险隐患。为更好适应上述新形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明确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鼓励银行与借款人协商调整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问:哪些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可以申请降低利率?如何申请?
答: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住房贷款是指,2023年8月31日前金融机构已发放,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以及借款人实际住房情况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的存量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对于符合条件的存量住房贷款,自2023年9月25日起,可由借款人主动向承贷银行提出申请,也鼓励银行以发布公告、批量办理等方式,为借款人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调整方式上,既可以变更合同约定的住房贷款利率加点幅度,也可以由银行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贷款。具体利率调整幅度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调整后的利率,不能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新发放贷款只能用于偿还存量贷款,仍纳入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引导银行与客户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进行自主协商,有序降低存量住房贷款利率,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鼓励生育企业贷款(如何鼓励银行发放长期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6424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