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信用卡面世 银行为平台提供二类账户,下面是华夏时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虚拟信用卡可以贷款吗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朱丹丹 单美琪 北京报道
去年,Welab集团宣布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了虚拟银行牌照的同时,也表示将在未来会推出相关产品,还被业界认为有望带动香港的移动支付市场。
如今,一款来自Welab集团依托于场景的信用支付工具“钱夹谷谷”于近期逐渐走进入大众视野。随着支付工具的深度下沉,网络支付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款产品就是介于网贷和信用卡之间的创新型信用支付工具。该类型产品多与银行合作。例如,钱夹谷谷内置的谷谷卡就是由上海银行的二类银行账户来提供服务的,且额度与该行信用卡各自独立,互不影响。
另外,受访的上海某金融科技公司的产品运营经理还告诉记者,市面上与钱夹谷谷类似的产品还有很多,产品模式大致相同,就是虚拟信用卡的模式,同时兼具信用支付与消费金融的双重功能,所以功能体验会更好,未来市场占有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打通移动支付场景
目前,在共债人群与不良率攀升、各大银行收紧信用卡发卡量的情形下,钱夹谷谷这类产品在众多消费金融产品中脱颖而出,不仅打通了相关移动支付场景,更实现了线上线下全场景覆盖。
就钱夹谷谷而言,可以具体到日常消费场景,更具小额分散的特点,构成的资产风险较低。同时,受众是有着真实消费需求的人群,更符合国家鼓励消费金融、拉动消费内需的政策。
根据官网介绍,钱夹谷谷可以先消费再还款,消费享有一定时间的免息期, 账单到期后可以进行分期。同时,用户还可以绑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快捷支付,支付方式较为灵活,应用场景也比较广泛。
天眼查显示,钱夹谷谷的运营主体为天冕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成立于2019年4月29日。该公司疑似实际控制人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企业逸骏控股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100%。
记者按照提示,通过实名认证、补充个人信息以及开通二类账户完成注册之后,可以看到申请获取的信用额度。官方网站还表示,用户最高可申请5万元的额度,最终额度以审批结果为准。
额度方面,钱夹谷谷说明,如果经常使用钱夹谷谷,并且保持按时还款的良好习惯,后续公司会根据用户的额度使用情况及还款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额度不经常使用可能会被冻结且暂不支持申请提额;同时,官方表示目前仅支持银行卡还款,银行卡还款需要用户在还款日前手动操作还款,如未扣款成功系统会发起自动代扣,目前暂不支持微信及支付宝还款。
用户使用谷谷卡消费时,可以直接通过钱夹谷谷APP扫码支付,也可以绑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快捷支付。其中,上海银行为谷谷卡提供二类户账户服务,用户在该平台开通的谷谷卡是上海银行的二类户。
但近期有业内人士质疑该公司与上海银行合作的真实性,认为公司涉嫌虚假宣传。“肯定要和上海银行有合作关系的,用户申请之后,展示出的就是上海银行的二类户,这是没办法作假的。”近日,该公司内部工作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另据官网介绍,钱夹谷谷的额度也不会占用上海银行信用卡额度,因为谷谷卡虽然属于上海银行的二类户,其额度与上海银行信用卡各自独立,互不影响。
上海某金融科技公司的产品运营经理告诉记者,市面上与钱夹谷谷类似的产品还有好几家,比如分期乐旗下的“乐花卡”,还有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安逸花”等等,它们也都是借助于上海银行的二类户或者微众银行的二类户,产品模式大致相同,就是虚拟信用卡的模式。
这类产品同时具有借贷和支付两种功能,本质上相当于一个虚拟的信用卡功能,其实信用卡就兼具信用支付与消费金融的双重功能,而一款产品享受两种功能的体验对于用户来讲肯定是更好的。“未来,伴随着头部机构在资金端与机构对接陆续到位,行业核心竞争力将围绕优质资产展开,此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将逐步体现。”该运营经理说道。
责任机制有待完善
一方面,由于产品还在初试阶段,借款人反馈信息较少。但是有媒体曾曝出该产品在用户申请借款时会先扣除一笔会员费,在后续还款时利息极高,且开通的二类银行账户存在无法注销等情况。
上述工作人士告诉记者,不存在收取用户的会员费情况,砍头息肯定更是没有的。而对于注销账户情况,该工作人士表示,“可以销户的,可以联系上海银行处理,这个卡是上海银行的二类银行账户。二类户是银行产品,我们平时用的借记卡是一类户。也可以联系我们客服,我们再联系上海银行去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在《用户注册服务协议中》协议中说明,“扣除的还款项中包括应还本金、利息、保险费、担保费、催收费(如有)等。”正也是为什么会被业内人士解读为“除本金及利息外会有额外费用”。
对此,该工作人士回应记者称,“关于用户注册协议中,2.5.4,保险费是由保险公司收取,担保费是由担保公司收取。这都是合法费用。”
但另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正如说明中那样,收取保险费会涉及到违规搭售保险的问题,如果用户开户一定要付担保费或者保险费的话,那就涉嫌违规搭售相关的保险产品了,这个是不合规的。
2019年7月底,监管部门签发了《关于开展现金贷等网贷平台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自查清理的通知》,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应立即停止通过现金贷等网贷平台销售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而在监管叫停之前,大部分主流保险公司也已经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贷款产品进行了诸多尝试。
另一方面,在钱夹谷谷的《个人信息授权协议》中,第3.10条款内容也被认为是“霸王条款”。条款内容大致为该平台会向第三方机构了解用户信用信息以及评估结果,一旦用户明确授权后,上述过程中如果出现信息被不正当利用等情况需要用户自行承担风险。
上述工作人士对记者说:“我们作为平台运营方,有义务去做风险提示;加粗加黑提示是为了合规,是考虑用户利益的做法。该条并没有涉及责任问题。任何人违法都需要依照法律承担责任。”
但在上述行业分析人士看来,是否存在“霸王条款”要看该公司是否有出资行为,这个很难判断。但是以传统意义来讲,即便该公司一个纯助贷机构,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情况也是不成立的。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信用卡办完可以直接用吗
红星资本局2月16日消息,有媒体报道,苹果(APPL.US)或将在未来几周推出“先买后付”服务,允许购物者先购买苹果产品,再分期付款。苹果将根据借款人的消费历史、所拥有的苹果设备、是否申请Apple Card信用卡以及与Apple Pay账户关联的其他银行卡等情况,来评估借款人的借款资格。
关于“先买后付”服务,有公开资料显示,苹果早在去年6月的2022年WWDC大会上,宣布Apple Pay Later“先买后付”功能,美国符合条件的客户在六周内把用Apple Pay购买的东西分成四次等额付款,而且不需要支付利息或费用。这项服务基于苹果为其内部项目设计的全新金融平台。
这一消息让网友直呼“苹果也要进军消费信贷业务了?”“科技公司的尽头是金融”“都是为了让人提前消费”。
2月16日,红星资本局致电苹果中国客服,其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这项服务,具体什么时候推出还不清楚。”
该客服表示,目前已推出的是分期付款服务,扣款时从合作银行的信用卡中直接划扣。
红星资本局在Apple Store官网看到,从Apple Store在线商店购买产品时,可选择分期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分期付款方案,费率均为0%,最低限额均为1000元人民币。
↑截图自Apple Store官网
在目前的分期付款方案中,苹果的金融合作伙伴有花呗分期、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花呗分期,需要在手机上安装“支付宝”App来完成支付。如果选择招商银行分期,需要在手机上安装“掌上生活”App来完成支付。
也就是说,苹果目前是借助第三方金融平台来实现分期付款服务。
“围绕手机产品,开展金融服务,已不是件新鲜事。国内的手机厂商也有在做。”产经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有的是基于手机厂商自身的金融平台,有的是借助于第三方零售平台和第三方金融平台;金融服务往往涉及到利息、服务费等收入,手机厂商也比较乐意开展。
丁少将也提到,手机厂商开展金融服务有一定的风险,主要在于厂商要相对精准地掌握用户信用,不能出现大量坏账。
↑资料图 据视觉中国
关于开展金融服务的风险和资质问题,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这些不是主要问题。一方面,美国金融牌照申请相对容易,反而是事后监管更加严格;另一方面对于苹果这种科技巨头,申请牌照不是问题。”王蓬博提到,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服务是盘活现有存量用户,转换利润的较好选择。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称,国内外的金融监管政策不一样,如果是苹果公司自己推出的购买手机业务及金融服务,最后如果出现风险,都是停留在苹果公司内部,相信苹果公司对消费者的信用有内部的审核机制。“至于这种业务是否能在中国推出,就需要遵守国内的监管规定。”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卢月佳
编辑 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虚拟信用卡可以贷款吗(信用卡办完可以直接用吗)":http://www.ljycsb.cn/dkzs/14334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