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回归校园!家长应如何购买学平险?哪些“坑”需留意?,下面是界面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平安保单贷款6个月
记者 | 吕文琦
编辑 |
在万千家长的期盼中,各地终于迎来了中小学的开学季,在家上网课许久的“神兽”们终于回归线下学习,也让家长们松了一口气。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学生健康与安全保障问题再度受到关注。家长们该如何利用《致家长的一封信》中的“老朋友”——学平险来分散风险?学平险又有哪些“坑”值得注意?
学平险产品繁多,如何选择适合的产品?
学生平安保险,简称学平险,主要涵盖学生意外伤害、疾病身故、意外伤害医疗、住院医疗等保障。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发生的意外和疾病住院都在保障范围之内。2015年之前,学平险为强制投保,学校统一组织购买。
2015年6月份,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2015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15年9月1日起至今,学校不能再代买学平险。
学平险的保障内容总体可分为:意外保障,即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或伤残保障,相当于意外险,不过保额要低很多;意外医疗,即因意外事故导致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报销相应的医疗费用;住院医疗,即因意外或疾病住院产生的医疗费,在责任范围内按一定比例报销,相当于小额医疗险。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学平险每年保费在60元至200元之间,意外门诊报销上限在2万元左右,住院医疗报销额度在10万左右,且设置报销系数,如果医保已报销一部分,则剩余的可报销80%-100%。部分产品涵盖3万元-10万保额的重疾、身故保障。
根据2022年5月平安养老发布的2021年度学平险理赔报告,所有的学生里,6-12岁是赔付高峰年龄段,因意外产生的理赔超过50%。不过花费最多的还是住院医疗,占总理赔金额的79%。在住院理赔上,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出险原因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中学阶段,前三大出险原因转为骨折、阑尾炎和肺结核。
学平险产品繁多,如何选择适合的产品?太平洋保险在其微信平台上建议,选择学平险时,要选择报销比例尽可能高,免赔额尽可能低的产品,一般的学平险免赔额为0元,也有少部分的学平险会有100元的免赔额。在医疗费用上,学平险应尽可能拓展社保外等费用,比如不限社保,自费项目也能报的学平险。健康告知尽量宽松,如果孩子有既往病史,优先选择健康告知宽松的学平险。
学平险并非万能,就诊需注意合同规定
学平险因其普惠性,具有保费便宜、疾病和意外都覆盖的优点,但缺点同样明显:保额较低、只报销社保内用药。遇到较大的意外或者疾病,学平险则力有不逮。
有保险经纪表示,学平险更像个保险的“试用装”,如果想要更全面充足的保障,建议分别购买意外险和医疗险。
“如遇疾病或者意外,需减轻家庭负担和弥补财务损失。在这里,一般由意外险、重疾险和医疗险解决。”前述保险经纪表示,“商业医疗险一般作为社保的补充,解决在院期间社保无法覆盖的费用问题。儿童购买重疾险的优势在于费用低、保障长、健康状况易通过,且儿童重疾有花费高、但治愈率也高的特点。未成年人受伤甚至身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意外,意外险也必不可少。”
学平险的理赔问题也曾引起学生与家长和保险公司对簿公堂。2019 年,河南翟同学的家长在网上为其购买了一份学平险,在保险生效期间,翟同学与母亲在北京游玩时不慎意外摔伤。翟同学随即被其母亲带到附近的北京华科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共计住院5天,花去医疗费41029.6元。
翟同学向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以翟同学没有就诊于三甲医院为由拒绝理赔。翟同学及家长不满这一结果,选择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认为,保险公司称该保险系网络购买,但其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已通过以网页、音频、视频等形式对该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尽到了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故该免责条款不产生效力。另翟同学受伤系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就近就医进行治疗,此种紧急情形下,翟同学及其母亲明显无法做出必须去二级以上资质医院的选择。因此法院判保险公司支付理赔款41029.6元。
保险公司不服,进行上诉。二审时,法院认为翟同学遭受意外伤害并未导致身故或伤残,根据保险责任的条款约定,其不能适用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只须赔付住院和门急诊的费用,也就是判保险公司赔付翟同学13000元。
针对学平险可能存在的纠纷,北京银保监局曾在2021年时发布《关于规范学生平安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示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投保“学平险”遵循自主自愿原则,投保时应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了解保障权益和双方义务,并妥善保存保险凭证。发生保险事故后,应第一时间告知保险公司,并在规定时限内按约定提交索赔申请材料,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影响。
保单满几个月可以贷款
懂保险 | 保费交不上了,就只能退保了吗?小友 阳光人寿 2023-06-21 11:40 发表于北京
保险进阶
保险续费
很多买了保险的人都会担忧一个问题:
“如果手头紧,但又马上要交保费要怎么办?交了保费,没生活费;不交的话,保险不就没法用了吗,难道只能退保?”
其实大家可以消除这方面的顾虑。今天,我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事。具体内容如下:
● 缴费的“缓冲期”——宽限期
● 过了宽限期仍然没交保费,怎么办?
● 利用现金价值进行垫付
● 如果短期内资金无法缓解,就只能退保吗?
01 缴费的“缓冲期”
——宽限期
为了应对投保人资金紧张而难以缴费的情况,所有的保险公司都设置了一个“缓冲期”,就是大家常说的“宽限期”。
到了该交费的日子,如果投保人未能按时交费,那么就从约定缴费日的次日开始,允许投保人在宽限期内随时补交保费。
图片来源:《保险法》
在此期间保单的保障责任依然有效,出险也可以理赔,并且在补交保费之后也不会有额外的审查和等待期之类的防控措施
可见,如果突然交不上保费,倒也不必太过忧心,利用宽限期去筹集资金并补交,可以继续享受应有的保障。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不是所有保险都有宽限期。
一般来说,只有重疾、寿险、年金险这类长期型险种才有宽限期,而一次就能交清费用的短期型险种,因为到期后保险就会失效,所以不存在宽限期的说法。
02 过了宽限期仍然
没交保费,怎么办?
如果在宽限期内确实无法交上保费,这时该怎么办?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保单不会立刻被解约。
从宽限期最后一日的次日开始,保单会进入“复效期”阶段。简单来说,假如宽限期内仍未交保费,保单暂时失效,但会给2年的时间向保险公司提出复效申请并补交保费,让保单恢复效力。
这段时间也是保单的最后补救期限,如果这段时间还没有申请复效,那么这份保险将会彻底失效。
同样的,长期型保险才有复效期,而短期型保险基本没有复效期。而且,在复效期内,是不能继续享受保障的,若在此期间出险,保险是无法理赔的。
还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保单复效比较麻烦,保险公司要对被保人的身体状况、职业类别等情况重新评估,判断是否继续承保,所以申请复效未必会成功。
所以,能争取在宽限期内补交保费,就不要拖到复效期。
03 利用现金价值进行垫付
通常在签保险合同时,会有“自动垫付”这一个选项。
自动垫付是指:未及时缴费时,同意保险公司用保单里的现金价值来抵交保费。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为我们赢得了时间,自动垫付后,保障额度没有变化。
如果投保时没有选择“自动垫付”,也可以主动申请进行垫付。
但不论是自动垫付还是主动垫付,都不能一劳永逸。因为当保单的现金价值不够垫付保费后,依然还是会进入宽限期和复效期。
而且,利用现金价值进行垫付,本质上和通过保单贷款提取现金价值是一样。所以后续补交保费时要偿还一些利息,不过好在利率一般略低于基准利率,比用信用卡和各种借款要优惠多了。
04 如果资金无法缓解,
就只能退保吗?
其实,过了犹豫期再退保,大概率是得不到全额保费的,而且若是曾经用过“垫交”,那可以退还的现金价值还会有所减少……
所以,若是判断自己短期内无法解决资金问题,不建议进行垫交和退保。可以通过“减额交清”的方式,来尽可能的保留最后的那一点点保障。
“减额交清”是指在保险合同具有现金价值的情况下,在扣除欠交保费及利息、借款及利息后将剩余的现金价值作为一次交清的保费,同时减少对应的保障金额,让本合同继续有效。
举个例子:
老张曾购买了一份50万保额、需要缴纳20年的终身重疾险,至今已经交了5年。
由于近期经营不善,欠债较多,计算后发现2年内缓不过来,而这一情况也让他无力再续交保费了。
为了不让自己曾经所交保费完全作废,他选择“减额交清”来尽可能的保留一些保障。就是将这份重疾险剩余的现金价值作为保费,进行最后一次的缴纳。
因为这份保单并未按照原计划缴满20年,只是缴纳了6年,保障额度也只能对应这6年的额度。这样一来,虽然保额没有那么多,但至少能保证在未来老张不幸出险时还可以获得赔付。
以上便是遭遇缴费困难时的处理规则与方式。
建议大家一定要弄清这些概念,这样才能从容面对未来的突发情况,避免乱了阵脚、导致保单彻底失效。
保险产品和服务
健康生活和资讯
▇ 阳光人寿官微 欢迎关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平安保单贷款6个月(保单满几个月可以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2755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