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疫情对企业贷款的影响(疫情期间国家对贷款的政策)

疫情对企业贷款的影响(疫情期间国家对贷款的政策)

贷款知识 新京报 投稿

一季度信贷“开门红”!对公信贷仍为主导 居民贷款明显改善,下面是新京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疫情对企业贷款的影响

4月11日,央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同比多增7497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

多位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3月信贷保持同比多增势头,背后是宏观经济继续修复带动贷款需求回升,以及政策面延续宽信用基调。同时,从3月份数据来看,居民端信用扩张继续向好改善。

展望二季度,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伴随经济进一步修复,市场融资需求扩大,金融数据、特别是信贷强劲增长势头有望延续,这体现了现阶段货币政策以宽信用支持经济回升的基调。

信贷保持同比多增势头 “开门红”顺利实现

根据央行数据计算,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环比多增2.08万亿;同比多增7497亿,提振月末贷款余额增速较上月末加快0.2个百分点至11.8%,为2021年11月以来新高,这也是贷款余额增速连续第四个月回升。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3月人民币贷款延续“靠前发力”。在实体信用需求回暖、季末银行信贷自然冲量、地方政府保经济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等供需因素共振下,全月新增信贷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维持同比多增。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信贷投放顺利实现“开门红”。

王青亦认为,3月信贷同比延续多增,背后是高频数据显示,3月宏观经济继续修复,带动信贷供需两旺。同时,3月基本面和政策面均支持新增信贷保持同比多增势头。

3月全面降准落地、财政出台新一批减税降费措施等均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进而推动信贷需求升温。其中,央行在3月加量续作MLF的同时,意外降准0.25个百分点,共计向银行体系投放约8000亿元的增量资金,显示政策层面仍延续宽信用基调,支持银行增加信贷投放。

对公信贷仍为主导 居民贷款明显改善

从信贷结构来看,尽管对公贷款仍占主导,但居民贷款亦明显改善,这意味着信贷结构更加均衡。

央行数据显示,3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70万亿元,同比多增220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2.07万亿元,同比多增7252亿元。住户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同比多增4908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6348亿元,同比大幅多增2613亿元,回到2021年同期水平;居民短贷增加6094亿元,同比多增2246亿元,处于历史高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来自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同步改善,这主要是经济活动稳步恢复,国内宽信用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和居民信心回暖,信贷需求改善。同时,国内基建投资维持高景气度,这继续带动了信贷需求;楼市呈现企稳复苏态势,银行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和新兴领域支持力度亦不减。

对于居民贷款的改善,温彬表示,伴随疫情以来的累积需求加快释放、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居民按揭贷款呈现明显的回暖迹象等,带动了居民中长期贷款整体反弹力度较大。

在宏观经济景气度提升,消费场景和需求恢复,以及零售贷款价格下行拉动下,消费类信用扩张强度继续提升,同时经营贷也成为居民端信用扩张的重要支撑。

王青亦指出,受益于居民消费继续修复,金融机构大力推动消费类金融产品创新,以及个体商户经营活动恢复,主要由消费贷和经营贷构成的居民短贷增长明显。

M2增速高位运行 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渠道正在打通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为12.7%,增速比上月末小幅放慢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周茂华认为,M2小幅回落主要受去年基数有所抬升影响。但3月M2同比略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出目前国内货币环境合理适度,为宽信用营造了适宜环境。

“M2延续高位运转。”温彬指出,一方面,3月信贷维持同比多增,存款派生能力仍强,且财政政策继续前置发力,继续为M2高增长提供支撑。3月住户存款增加2.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61万亿元,合计同比多增1595亿元。3月财政存款-8412亿元,季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另一方面,受去年同期基数相对偏高影响,M2同比增速环比小幅回落。

王青指出,当前不仅M2增速处于高位,而且社融存量增速也出现改善势头。3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升至10%,去年底以来首次站上两位数。这表明伴随疫情影响全面退去,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增加,宽货币正在向宽信用全面传导,并成为推动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

货币政策应避免“大开大合” 预计全年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展望二季度,王青指出,伴随经济进一步修复,市场融资需求扩大,金融数据、特别是信贷强劲增长势头有望延续,这体现了现阶段货币政策以宽信用支持经济回升的基调。

“政策取向方面,考虑到3月刚刚实施降准,加之当前经济回升势头较强,二季度再度降准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实施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较低。”王青预计,央行有可能通过加量续作MLF的方式,向银行体系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支持银行放贷。而着眼于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不排除二季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0.1个百分点的可能。

温彬则认为,要保持贷款平稳增长,避免“大开大合”,同时,为避免“大水漫灌”,防止资金空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也需要后续对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进行适当控制。预计全年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信用扩张力度较大,从而为经济稳固运行和持续整体好转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

疫情期间国家对贷款的政策

4月20日,人民银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介绍,今年一季度,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预计2023年信贷投放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将保持平稳。

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还就通缩风险、存款利率波动、首套房利率调控机制实施情况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金融数据领先经济数据

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反映出一季度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强。但与此同时,一季度我国CPI涨幅持续回落,这引起市场对于信贷与通胀走势背离的讨论。

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货币信贷较快增长与物价回落并存,本质上是受时滞影响。稳健货币政策注重从供给侧发力,去年以来支持稳增长力度持续加大,供给端见效较快。但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效应传导有一个过程,疫情反复扰动也使企业和居民信心偏弱,需求端存有时滞。总体看,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实际上反映出供需恢复不匹配的现状。

邹澜表示,对“通缩”的提法要合理看待。通缩一般具有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的特征,且常伴随经济衰退。当前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与通缩有明显区别。随着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下半年物价涨幅可能逐步回归至往年均值水平,全年CPI将呈“U”型走势。

展望下一阶段货币政策,邹澜介绍,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兼顾把握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平衡。坚持稳健取向,保持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将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继续支持粮食、能源等民生物资保供稳价,关注劳动力市场供求、海外高通胀传导等因素的可能影响,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属正常现象

存款方面,4月以来部分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在此之后,大行、股份行是否将跟进下调?这些调整是否影响理财产品中的存款产品?上述问题一度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对此,邹澜在发布会上明确回应,去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各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去年9月以来,大部分银行已经主动下调过存款利率,近期主要是上次未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也有些银行曾在春节前后上调存款利率,现在进行回调。

“今年3月新的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是2.28%,和去年4月相比下降了0.16个百分点。从这些情况看,企业居民投资在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和债券这些金融工具之间的分布,预计不会出现大的变化。”邹澜同时强调。

在市场利率整体明显下降的情况下,邹澜表示,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的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利率,不同银行的调整幅度、节奏和时机自然就会有所差异。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一个正常现象。

首套房贷利率政策“既管冷又管热”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房地产销售出现积极变化,回暖信号渐显。本次发布会上,邹澜也指出,近一段时间随着前期稳经济大盘,房地产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多项指标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出现边际好转。

在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方面,去年年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曾建立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因城施策”、双向动态灵活调整。此举有助于激发部分住房销量疲弱城市的购房需求。

发布会上,邹澜特别强调,该政策“既管冷又管热”。既支持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困难的城市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又要求房价出现趋势性上涨苗头的城市及时退出支持政策,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末,符合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条件的城市有96个,其中83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12个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贝壳研究院监测显示,4月,贝壳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01%,环比微降1个基点;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91%,与上月持平。4月,首套、二套主流房贷利率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16个基点和54个基点。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疫情对企业贷款的影响(疫情期间国家对贷款的政策)":http://www.ljycsb.cn/dkzs/11045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